写在前面:
时间2025-08-03,坐标中国重庆!经国务院批准,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——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。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,拥有117家分子公司。主要经营业务涉及汽车整车及零部件、汽车销售、金融及物流服务、摩托车等。
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,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、飞行汽车、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,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,并加速全球化发展。这家起源于由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于1862年(清同治元年)创办的前身上海洋炮局的百年企业,也完成了从地方国企到中央直属企业的华丽转身。

落地新央企,开启新征程
7月30日,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首次媒体沟通会在重庆渝州宾馆隆重举行。此次沟通会议上,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,介绍业务架构,擘画未来发展蓝图。
作为一家新央企,中国长安汽车将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目标,为中国“汽车强国”建设贡献长安力量。新央企的成立不仅为长安汽车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,还将全面赋能旗下阿维塔、深蓝汽车和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,助力各品牌实现全方面“势能”跃升。百年长安将以崭新的征程,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新能源“香格里拉”计划加速发展,三大品牌齐头并进
基于全球广大市场研判,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,长安汽车构建起阿维塔、深蓝汽车、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。新央企新豪华阿维塔聚焦“高颜值、高智能、高价值”,打造全球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领导品牌。深蓝汽车面向中高端主流新能源市场,为全球年轻态新能源用户提供15万-30万纯电/增程产品的科技运动潮牌。

长安启源则定位于“智能移动生活家”,面向主流家庭用户,在空间功能、智能舒适、续航补能等方面,提供融合多元生活场景且具有极致性价比的新一代产品,树立越级价值、降维平替的“关怀者”形象,引领智能移动出行新潮流。

智能化“北斗天枢”计划稳步推进
长安坚信,未来汽车就是“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”,从2020年起就实现全系产品100%智能网联。长安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,配置更安全的天枢智能驾驶视觉版、激光版、激光PRO版、激光MAX版、天枢智能驾驶激光L3版等。坚持“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”,以丰富的配置保障用户安全,以阿维塔11(配置|询价)为例,搭载3颗激光雷达,共34颗辅助驾驶传感器,算力达400TOPS。

长安坚定认为,整合全球优秀资源发展中国品牌是行业最优解。因此,与华为、腾讯、地平线、联通、亿航等30余家伙伴战略合作,携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智能科技公共平台。
长安高度重视汽车的安全性,除了选择安全冗余的主动安全技术,被动安全也行业领先。长安打造的方舟车身架构,车身70%以上使用超高强度钢,钢强度达1500兆帕,相当于每平米可承受15吨重量的压力。

全球化“海纳百川”计划全面提速
长安汽车坚定认为“无海外、不长安”,因此全球化“海纳百川”计划应运而生。长安汽车推进全球“152”布局,立足中国,加速开拓东南亚、中东非洲、中南美洲、欧洲、欧亚等海外5大区域市场。

产业布局方面,它坚持“无基地、不海外”,全球规划巴西、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,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。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——位于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在5月投产。
不仅如此,在营销层面,一年来长安先后在欧洲、中东非等区域举办了28场区域品牌发布会。当前已布局100余个国家市场,全球渠道网点已超14000个,可谓全球遍地开花。

围绕新能源、智能化、全球化 “三大计划”,推进转型升级
长安汽车建成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;已成功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;智能网联测试中心成功斩获国际测试标准TMMI三级认证。
不仅如此,长安汽车还成为国内首家获得SGS“认可目击测试实验室”认证的整车企业;更在海外调研精准锁定97项任务清单,向全球化布局发力;罗勇、老挝、埃及工厂顺利投产,新增本地化产能14.5万辆/年,筑牢海外市场拓展产能根基。

研发领域成果不断显现,围绕智能化与前瞻技术大力投入
过去十年,长安围绕新能源领域,累计投入超400亿元。自主打造“金钟罩”电池,实现“只冒烟、不起火”的真安全;金钟罩2.0电池项目通过PA里程碑;全域使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,解决了用户低温场景用车以及无法越过山海关的难题。
升级智慧新蓝鲸3.0,运用行业首创的插混、增程一体化技术,每公里综合用车成本降至0.22元;将加速推出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电池。今年底将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,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,能量密度超400Wh/kg。

过去十年,长安围绕智能化与前瞻技术领域,累计投入超700亿元。将汽车解构为L1-L6六层架构,研发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,构建了“天枢智能驾驶”“天枢座舱”“天枢底盘”等完整的技术标签体系,20余项智能化技术行业领先,原地掉头、钟摆停车等技术已亮相。
轻图端到端大模型泛化测试有序开展,智驾数据采集时长超10万小时;卫星车载通信技术进入样机测试阶段;长安汽车“一种远程挪车系统及远程挪车方法”技术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;完成石墨烯舒适座舱、太阳能光伏车顶等技术样车改制。

此外,长安将锚定未来十年的技术前沿,占领技术制高点。把SDA技术赋能到飞行汽车、人形机器人,致力于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,预计今年底,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;到2028年,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。
长安近三年累计申请专利1.4万余件,平均19件/天,发明专利占比70%。研发实力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7届14年名列行业第一,成为国家队的领跑者。

全球制造领域实现质的跨越,全力发展绿色智造
长安全球规划巴西、埃及等20个海外工厂,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,可利用产能26万辆;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——泰国罗勇工厂也在5月中旬建成投产,一期10万辆产能辐射全球右舵市场;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,预计新增年产能24万辆,带来更充足的车型供给。
长安还在绿色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,建成光伏装机容量266MW,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44.73%,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;英国、德国、挪威首批商品车发运,打通欧洲国际物流通道,让更多海外用户能便捷体验长安汽车。

写在最后:
“到2030年,销量目标500万辆,新能源占比超60%,海外占比达到30%!”这是董事长朱华荣在挂牌现场立下的“宏伟目标”。
今年上半年,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,产销135.5万辆,创近8年新高,整车销量稳健增长。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5.2万辆,同比增长49.1%;海外销量29.9万辆,同比增长5.1%。2025年全年预计达成销量300万辆,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,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。

即便如此,不难看出,中国长安汽车距离2030年的目标还有一大截,5年时间,如何走好相差的一大截路,能否实现这个宏伟目标,也要看它的持续良性发展。当长安汽车向着2030年500万辆产销、全球销量前十目标迈进时,这既是一家中国车企的崛起之路,也是一个汽车强国的必然之路。站在新起点,攀登更高峰,长安汽车正在持续聚焦三大计划、打造三大品牌,以“五新长安”之姿,向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迈进。

更多汽车资讯,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(auto_sina)